时光荏苒,回忆如歌。罗大佑的《童年》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唤起了我们对那段无忧无虑的校园时光的怀念。从池塘边的榕树到操场边的秋千,从黑板的粉笔声到福利社的零食,每一个细节都勾起了我们心中永恒的童年记忆。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首经典之作中,感受那份纯真的美好。
童年的歌词完整版及歌曲简介
青涩的校园记忆里,那操场边的秋千,仿佛承载了无尽的梦想,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只有蝴蝶翩翩起舞,停歇其上,黑板上,粉笔在老师的手中飞舞,叽叽喳喳地讲述着聪明的海洋,那是我们等待下课、放学、游戏童年的时光,而福利社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却无法填满我们口袋里那半毛钱的渴望,诸葛四郎与魔鬼党的故事,邻班女孩的模糊身影,还有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都成为了我们心中永恒的童年。
童年》的歌词,描绘了夏日校园生活的情景,充满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在池塘边的榕树下,知了鸣叫,宣告着夏天的到来,操场边的秋千上,蝴蝶静静地停歇,黑板上粉笔的叽叽喳喳声,似乎在诉说着夏日的漫长,歌曲中充满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福利社的小卖部,不够用的零花钱,邻班男孩的模糊身影,以及那些零食和漫画,都是儿时记忆中的片段。
童年》的歌词完整版,描绘了童年时光的美好记忆,在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鸣叫着夏天的到来,操场边的秋千上,蝴蝶静静地停歇,黑板上粉笔的叽叽喳喳声仍在继续,仿佛在等待下课、放学和游戏的童年时光,福利社里物品应有尽有,但口袋里却空空如也,这就是童年的我们,怀揣着梦想,却又囊中羞涩。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是什么歌曲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这句歌词出自罗大佑的经典歌曲《童年》,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唤起了大众对童年时光的怀念,歌曲中充满了对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童年的怀念,歌词中的每一句都透露出对那段时光的眷恋和对纯真岁月的感慨。
童年》是电视剧《走过夏季》的片尾曲,由罗大佑作词作曲,张艾嘉演唱,收录在1982年发行的《之乎者也》专辑中,1994年,该歌曲所在的专辑获得了“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的荣誉,2009年,罗大佑将这首歌带到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这首歌曲的魅力。
了《童年》之外,还有一首歌曲也包含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歌词,那就是《心中的故乡》,这首歌曲用深情的旋律和歌词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回忆,歌曲中的重复词句表达了无论时刻怎样流转,对故乡的情感始终不变。
罗大佑《童年》歌词
童年》这首歌,由罗大佑填词并谱曲,原唱张艾嘉,罗大佑也进行了演唱,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对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童年的怀念。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不断鸣叫,仿佛在宣告夏日的到来,操场边空荡荡的秋千上,唯有蝴蝶停留,黑板上,粉笔忙碌地舞动,老师仍在努力教书,学生们渴望下课、放学,以及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游戏。
童年》这首歌,由张爱佳创作,收录于1982年的专辑《之乎者也》,1994年,这首歌的专辑获得了“流行音乐最佳专辑”,2009年,罗大佑将这首歌带到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大佑的《童年》歌词,仿佛是一首时光的挽歌,勾勒出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深意的校园生活画面,歌词中,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声声唤夏天,那无忧无虑的童年记忆在秋千上停驻,黑板上老师的粉笔,拼命唧唧喳喳,象征着聪明的积累与期待。
大佑,1954年7月20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台湾省苗栗县客家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毕业于台湾中山医学院,中国台湾男歌手、音乐人、词曲创作人、作家,2021年5月28日,罗大佑参演电影《迷妹罗曼史》上映。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是什么歌曲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这句歌词出自罗大佑的经典歌曲《童年》,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唤起了大众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作《童年》的时候,罗大佑正在医科大读书,写这首歌的地方不是在池塘边,更不是在榕树下,而一个普通的地方,罗大佑写歌的时候,脑海中全是粉笔、黑板、便当、课桌,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下写下《童年》这首歌。
童年》是电视剧《走过夏季》的片尾曲,由罗大佑作词作曲,张艾嘉演唱。
童年》完整版歌词如下: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