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旅生涯:从新兵到指导员的成长之路

初入军营:难忘的青春起点

“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每当听到这首歌,我的思绪总会回到那个初冬时节。高中毕业的我,怀揣着对军旅生活的向往,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比起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份入伍通知书带给我的兴奋与自豪感,至今回想起来仍让我心潮澎湃。我的军旅生涯,就是从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起点开始的。

记得刚到部队时,我被分配到了有着光荣传统的新四军老部队——二支队。这个番号不仅刻在了我的军装上,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直到现在,我们这批老战友的微信群仍然沿用”二支队”这个名字,可见那段岁月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十年磨砺:从战士到指导员的蜕变

在二支队的十年,是我军旅生涯中最宝贵的成长期。从1972年底入伍开始,我经历了两次冬季长途野营拉练、部队战略移防、军垦农场生产任务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经历让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

我的军旅生涯经历了多次角色转变:从普通士兵到电影放映员,再到电影组长,最终成为连队副指导员、指导员。每个岗位都给了我独特的历练——当战士时体会了军事训练的艰苦;当放映员时感受了为战友带去灵魂食粮的高兴;当指导员时领会了带兵育人的责任重大。即使后来担任了更高质量别的职务,我始终觉得”指导员”这个称呼最亲切,由于它承载着太多与战士们朝夕相处的美好回忆。

军旅人生的延伸与感悟

1981年离开二支队后,我的军旅生涯又开启了新的篇章。从一线作战部队到地方部队,从平原到雪域高原,我经历了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锻炼。2007年,在穿军装35年后,我转业到地方职业。但无论走到哪里,二支队的经历始终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回望我的军旅生涯,最感动的是在那个关键成长时期遇到了那么多诲人不倦的前辈。虽然随着军队改革,二支队的番号已成为历史,但老部队的灵魂永远活在我们这些老兵心中。那段青春岁月教会我的责任、担当和战友情谊,早已融入血脉,成为我人生路上最坚实的底色。

这就是我的军旅生涯,一段平凡却又充满意义的成长历程。它不仅塑造了我的人生观、价格观,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荣耀与责任。每当想起那些摸爬滚打的日子,想起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青春最美好的记忆,也是生活最珍贵的馈赠。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