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植筋拉拔试验数量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关键作用及优化策略 植筋拉拔试验拉力值

植筋拉拔试验的抽样数量主要依据工程类型、结构重要性、相关规范及检验批划分标准确定。下面内容是主要规范中的具体规定:

一、抽样比例与最低数量要求

1.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13)

  • 重要结构构件(如承重梁柱、悬挑构件、生活线工程):
  • ≥ 检验批植筋总数的 3%,且不少于 5根

  • 一般结构构件(非承重或次要构件):
  • ≥ 检验批植筋总数的 1%,且不少于 3根

  • 非结构构件(如填充墙):
  • ≥ 检验批总数的 0.1%,且不少于 3根

    2.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13)

  • 与JGJ 145-2013要求一致,重要结构≥3%且≥5根,一般结构≥1%且≥3根。
  • 3. 水利工程规范(经济部水利署)

  • 植筋数量>200支时:每200支为一批,每批抽检 1支;余数≥100支时加验 1支
  • 初次试验:施工前需植 2支 试件,全部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 二、检验批划分规则

  • 同一检验批需满足:同钢筋规格、同型号、同强度等级、同植入部位(如梁、柱、墙)。
  • 代表数量:单次试验可代表同批次的植筋数量,例如3根试件可代表182根植筋。
  • 三、独特情况的抽样调整

    1. 首次试验不合格

  • 若1根不合格,需 加倍抽样(原数量的2倍)复检;
  • 复检合格率≥95%可接受批次,否则需100%检测或返工。
  • 2. 大直径钢筋(≥25mm)

  • 需延长保载时刻至 5分钟,观察位移变化率。
  • 3. 破坏性检验

  • 若植筋数量≤100件,可取 3件 进行破坏性试验。
  • 四、不同规范对比表

    | 规范名称 | 重要结构 | 一般结构 | 非结构构件 | 备注 |

    | JGJ 145-2013/GB 50367 | ≥3% 且 ≥5根 | ≥1% 且 ≥3根 | ≥0.1% 且 ≥3根 | |

    | 水利工程规范 | 每200支抽1支 | 每200支抽1支 | 每200支抽1支 | 余数≥100支加1支 |

    | 国际标准(ISO 22470) | ≥5% 且 ≥10根 |

  • |
  • | 适用于涉外工程 |
  • 五、注意事项

    1. 试验时机:植筋胶固化后(通常≥72小时)进行试验。

    2. 设备要求:千斤顶误差≤±1%,加载速率按钢筋直径控制(≤20mm:2–3 kN/s;>20mm:1–2 kN/s)。

    3. 验收依据:实测抗拔力需≥设计值的1.5倍(安全系数1.5),若低于设计值90%需扩大检测或加固。

    建议结合具体工程类型选择规范,并优先遵循设计文件或监理要求。如需检测机构名单(如民族建筑工程质检中心、中钢国检等),可进一步参考要求中的及第三方机构列表。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